在市场竞争加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,南梁选煤厂积极响应公司车间制改革部署,率先打破传统管理壁垒,通过技术、责任、安全等多维度变革,有效整合分散力量,实现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双提升,全面激发员工内生动力,重塑车间发展新生态。
一、打破技术壁垒,锻造全能型队伍
改革前,按工种划分班组的模式限制了员工技能发展。车间制改革后,跨工种学习蔚然成风。员工自发结成“一对一”“一对多”学习对子,年轻员工主动向老师傅请教复杂工序,工艺岗位人员积极学习机电知识并现场实操。技术能手倾囊相授,使员工从单一技能向多岗位监管转变,部分一线人员已可独立完成设备调试,为生产效率提升奠定坚实基础。
二、强化责任意识,释放自主管理活力
“分田到户”式管理推动员工从“按指令干活”向“我的区域我负责”转变。改革过渡期间,员工主动排查隐患、优化流程,车间主任带头学习各区域工艺,常加班研究方案。员工成为区域管理的“主人翁”,自主协调工序衔接,实现从被动执行到主动担当的跨越。
三、筑牢安全防线,压实岗位责任
通过竞聘上岗选拔的车间主任强化安全管理,每日强调安全要点,每周排查隐患,每月开展网格化培训。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升,不规范操作彻底消除,相互监督成为常态,实现从“要我安全”到“我要安全”的转变,为生产筑起坚实防线。
四、激发进取精神,营造比学赶超氛围
竞聘未成功者将压力转化为动力,老值班长主动学习新技术,年轻员工以先进为目标展开比拼。“看到别人往前冲,自己也不能掉队”成为共识,车间内形成积极向上、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。
五、推动角色转变,增强员工信心
改革实现“人人都是班组长”,员工经历实践摸索后,逐步胜任管理职责。有的制定生产计划,有的协调矛盾,有的提出改进建议。看到负责区域效率提升,员工信心大增,奋斗热情高涨,车间呈现蓬勃生机。
六、优化绩效制度,提升管理效能
新绩效制度打破平均主义,将效率、质量、安全等纳入考核,实现多劳多得。车间主任权限扩大,能快速调配资源、组织培训。在一次维修中,原本预计12小时的任务仅用6小时完成,获得业主高度认可。绩效改革有效消除推诿扯皮,提升整体协作效率。
车间制改革的深入推进,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,更凝聚了人心、激发了潜能。正如车间主任刘娅军所说:“改革虽有脱胎换骨之痛,但我们已成功迈出第一步。接下来将持续深耕管理与技能提升,力争让每位员工成长为洗选公司的精锐力量。”
(王志荣 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