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组是企业的细胞,是安全生产的第一线。公司从强化班组建设入手,以“深、新、细、实、严”举措,夯实班组管理基础,激活班组建设新动能。
党建引领走“深”。创新"党建+班组"建设模式,推进党建与班组建设深度融合,努力实现“四同”,即政治同学习,会议同步开,工作同部署,检查同考核;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聚焦保障安全生产、管理提质增效、治理现场环境、创新实践成果、激发员工潜能等方面,把党建工作向车间延伸,向班组覆盖,向岗位落地。
班组管理求“新”。以创建“五型”班组为目标,结合班组实际,着力在工作内容指标化、工作要求标准化、工作步骤程序化、工作考核数据化、工作管理科学化下功夫,提升班组管理水平;在此基础上围绕“职工素质工程”,开展好“五型”班组创建活动,不断推进重点工作与班组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,把班组建设的思想趋向落到“实”处。
人才培养做“细”。以职工职业道德、专业技术水平提升为主线,以“一岗多能”为抓手,根据班组员工各自专业特点,有针对性制定培养计划;健全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制度,拓展晋级空间同时,通过岗位交流、交叉岗位和“师带徒”等渠道,为职工提升技能、谋求发展提供最大舞台,促进班组员工成长成才。
创新改善抓“实”。深化职工创新活动,以工人先锋号、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为载体,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、QC攻关、技术比武、“五小”竞赛、岗位练兵等方面群众性创新活动,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技术水平;以技术创新为导向,精心选择班组认可、适用性强、效益好的职工创新成果,推广应用到生产一线,形成技术革新常态化运作机制。
考核激励从“严”。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班组考核办法,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,在班组之间开展相互学习、你追我赶的活动,不断增强班组活力;制定班组员工积分量化考核方案,以积分形式量化班组员工在岗位履职、创新创造、活动竞赛、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纳入绩效考核,考核结果直接与当月薪酬分配挂钩,也作为评优评先、岗位晋升、职称评审等方面的重要参照,从而调动班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。
(李叶江 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