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连日来,东露天选煤厂以根治设备“冬病”为导向,通过精准排查、从严整改、系统维护与长效管理,全面消除低温冰冻对生产系统的潜在威胁,为设备安全越冬和冬季稳定生产筑牢“保温墙”。
一、聚焦“病根”,精准排查隐患
一是依托数据,定向扫描。梳理近三年冬季设备运行台账及故障记录,将易冻、易堵等部位列为一级风险点,进行重点布控。
二是深入一线,精细排查。对各区域设备开展“拉网式”检查,重点监控管道结冰、阀门操作不畅、办公安全用电、暖气泄漏等季节性安全隐患。
三是建立台账,动态管理。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,无论大小均录入隐患动态管理台账,明确隐患部位、现象、风险等级及可能成因,为后续“一张清单管到底”的整改工作奠定基础。
二、紧盯“疗效”,从严督促整改
一是明确标准,规范作业。针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,从材料选用、施工步骤到验收规范均制定详细且可操作的整改标准,确保整改工作有章可循。
二是闭环管理,压实责任。严格执行“排查-登记-整改-验收-销号”流程,确保隐患整改到位、不反弹。
三是强化监督,严格考核。对整改过程进行全程跟踪,对整改不力、推诿扯皮的现象予以通报问责。
三、着力“固本”,系统维护设备
一是强化润滑管理。根据设备运行特点和低温环境要求,选用适宜的低温润滑油脂,对各转动部位进行全面润滑,减少磨损,保障低温顺畅运行。
二是加强电气系统维护。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紧固接线、清理灰尘、检测绝缘,确保低温环境下供电稳定。
三是做好设备保温。对暴露在室外的管道、阀门等设备,采用保温棉、伴热带等措施,降低热量散失,防止冻结损坏。
四、着眼“长效”,固化常态机制
一是固化经验成果,将行之有效的检修工艺、保温标准纳入设备管理制度,实现优秀实践从“临时措施”到“长期标准”的升级。
二是固化责任体系,将防冻保温工作全面纳入日常巡检,通过“班组日查、厂部周检”强化过程监督。
三是固化技防手段,将关键设备温度监测纳入智能化系统,建立预警机制,实现从“人防”到“技防”的提升。
(王明中 文/成晓彬 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