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成本管控的攻坚浪潮中,南梁选煤厂树牢“一切成本皆可控”的理念,将“紧日子”思维贯穿安全生产全过程,从设备缝里“抠”效益,在流程“线”中要效率,构建全员协同、全流程覆盖的精细化管理体系,实现节支降耗与安全生产同频共振。
一是精准预算管理,筑牢成本防线。该厂成立预算小组,深度剖析业主生产计划、历史消耗数据,制定精细化预算方案。建立“周跟踪、月分析、季调整”动态管控机制,实时监控材料、人力、设备等全要素预算执行情况;严格推行材料使用“五应五尽”原则,对废旧设备应修尽修、闲置物资应用尽用、生产消耗应减尽减、材料价格应降尽降、劣质配件应赔尽赔,全方位堵塞成本漏洞。
二是优化人力资源,激活队伍动能。全面评估全厂岗位,依据工作任务量、难度和技术要求,科学核定人员编制,合并冗余岗位,压缩非生产性岗位人员,推动人力资源向生产一线倾斜。创新实施“1+1+3”轮岗培训模式,配套“师带徒 + 实操考核 + 技能积分”培养体系,逐步实现全员机电化,提高设备自主维修率与劳动生产率。
三是革新绩效考核,强化激励导向。重新梳理并完善绩效分配办法,明确各岗位关键绩效指标,并将考核标准细化量化,确保评价有据可依。推行“月度考核+季度排名”的动态管理机制,坚持评优评先向一线班组倾斜,坚决杜绝平均主义现象。严格落实考核结果与薪酬调整、岗位晋升的硬性挂钩,对提出有效降本增效方案的员工给予专项奖励,以此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,推动形成“人人算成本、个个争效益”的浓厚工作氛围。
四是推进技术革新,驱动节能升级。以技术创新为核心,推进智能照明、加压系统、煤泥上料系统等多项改造,优化原煤转载系统,提升块煤回收率,多维度促进效益最大化。
五是强化资源整合,凝聚发展合力。建立区域资源协同网络,与高校科研团队、行业龙头企业合作,联合攻克洗选工艺难题。引入外部闲置设备,搭建内部资源共享平台,实现技术、人才、设备跨部门动态调配。
六是深化智能管理,提升管控效能。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,集成能源监测、生产调度等模块,实现水、电等数据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。建立三级责任体系,通过成本分析会、行业对标等方式,持续优化管理流程和制度体系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长效根基。
(高石 文)